• <ruby id="dvxn9"><bdo id="dvxn9"><div id="dvxn9"></div></bdo></ruby>

    <th id="dvxn9"></th>

    <th id="dvxn9"><pre id="dvxn9"></pre></th>

    <li id="dvxn9"><tr id="dvxn9"></tr></li><rp id="dvxn9"></rp>

    <th id="dvxn9"><pre id="dvxn9"></pre></th>

    <tbody id="dvxn9"></tbody>
    <span id="dvxn9"></span>

    物種日歷 01-08
    能聽懂其他貓的名字?貓貓比你想象中更聰明!
    index_new5.html
    ../../../zaker_core/zaker_tpl_static/wap/tpl_guoji1.html

     

    有幾次下班走到家樓下,我特意停住腳步,拿出手機觀看家里的實時監控,然后對著位于五樓的臥室窗戶高喊一聲:" 貝貝!"

    每一次,貝貝都會有所回應。原本安靜呆著的它立刻開始喵喵叫,或蹲在原地但四處張望著喵,或飛奔到門口喵個不停,直到我跑上樓洗完手開始摸它才安靜下來。

    讓我看看是誰在叫我|Giphy

    2019 年的一項研究證實了我和很多鏟屎官的想法——貓可以聽懂自己的名字。平時貓聽到鏟屎官喊自己的名字,卻裝作一副聽而不聞的樣子,其實只是不想搭理人而已。

    不過,貓對名字的感知能力不僅于此。今年有研究發現,在多貓家庭中,貓還能認出自己同伴的名字。

    家里貓 ? VS. ? 貓咖貓 ?

    齋藤慈子(Atsuko Saito)是一位資深鏟屎官,有一只黑貓警長——今年 15 歲高齡。此外,她還是日本上智大學的心理學教授,研究貓的認知行為以及貓與人類的關系,上述兩個研究她都參與了。

    這次的研究分為兩個實驗。實驗一總共有 48 只貓參與,其中 29 只貓來自幾個不同的貓咖,19 只來自多貓家庭——由于實驗設置需要,每家至少需要有三只貓。

    我們這種大戶人家才能參賽|Pixabay

    參與實驗的貓首先會聽到一段錄音,是鏟屎官喊 4 遍貓 A 的名字,貓 A 是與實驗貓同住或在同個貓咖打工的貓。聽完錄音后,貓緊接著會看到一張照片,照片中的貓要么是剛才錄音中所喊的貓 A,要么是剛才沒被喊名字但也共同生活的貓 B。

    實驗結果顯示,如果看到的貓臉和聽到的貓名不一致,貓咖貓不會表現出困惑,但家貓觀察屏幕的時間卻會延長。研究人員認為,家貓的表現出了違反預期效應(expectancy violation effect)。也就是說,當聽到同伴 A 的名字隨后卻看到同伴 B 的臉時,貓可能期望落空,感到一絲困惑。

    貓:你是不是認錯貓了,我看你笨笨的|Pixabay

    第二個實驗的流程與實驗一相同,但這回錄音里喊出的是家庭中其他人類成員的名字,錄音后出現的圖片也是人臉?;蛟S是因為這次錄音中說話的不是自己熟悉的鏟屎官,家貓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違反預期效應。不過,研究也發現,當家庭成員越多、貓與人生活越久,貓對于人名人臉不一致的困惑就越顯著。

    這些都意味著,你平時的一舉一動,貓主子可能都在一旁暗中觀察。

    耳濡目染 + 暗中觀察 ?

    參加實驗的貓沒有接受過特殊訓練,因此實驗并非一帆風順。在認臉環節中,有些貓完全不看電腦屏幕,還有一只貓聽完錄音就跑了,躲在高處遠離實驗……這些情況的數據最終都只能被剔除。

    研究者認為,認出同伴名字的能力涉及到社會化學習(social learning),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互動學習了某些行為。比起貓咖里的貓,家貓更常聽到鏟屎官叫其它貓的名字,也能夠更頻繁地觀察家里其它貓聽到名字時的反應。

    你倆的動作是不是復制粘貼互相學習?|Cloud

    除了耳濡目染,多貓家庭喂食的場景也給了貓更強的動機去記住其它貓的名字。例如,當聽到鏟屎官喊自己名字的時候,自己可能會得到食物;而當鏟屎官喊其它貓的名字時,則意味著這次只能看現場吃播。

    在實驗二里,貓沒能明顯地認出其他人類成員的稱呼,可能就是因為人類與貓不存在競爭關系。但當人更多且人貓共同生活得更久時,貓有更多的社會化學習機會,也就更善于認名。

    該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,比如實驗并沒有分析貓貓共同生活的時間,也沒有控制貓的年齡、感情等因素。這些因素都不好控制,有些多貓家庭中的貓難以共處,只能被關在不同的房間里,它們同居的時間計算起來比較麻煩。

    畢竟多貓家庭可能很難不打架|Giphy

    雖然研究者給出了可能的原因和動機,但家貓如何學會辨別其它貓的名字和長相,當中的機制仍是未解之謎,需要更深入的研究。

    貓會不會越來越 " 狗 "?

    目前關于伴侶寵物認知行為的研究大多是關于狗的,相比之下,貓相關的研究還很少。狗作為人類的 " 萬年交 ",很容易 get 到主人給自己起的名字和各種昵稱,也很習慣聽到陌生人的聲音。

    " 你把貓帶到實驗室,它們整個僵住。" 認知心理學家詹妮佛 · 馮克(Jennifer Vonk)說道。

    貓貓更容易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應激|Pixabay

    齋藤慈子認為,貓的社會演化仍在進行中。

    2019 年,她和團隊研究發現,貓聽到自己的名字時都會作出反應,不管聲音是來自是鏟屎官還是陌生人——當然,聽到鏟屎官的呼喚時,貓的反應更明顯。這可能是因為貓已經把自己的貓名和獎勵(例如食物和撫摸)聯系起來。

    今年 10 月份剛發表的一項研究也表明,貓能夠區分自家鏟屎官與陌生人的聲音。而當鏟屎官使用兩種不同的語氣——對別人講話的語氣與對貓咪講話的語氣,貓聽到后者的錄音時會有更加強烈的反應。

    叫我干嘛呀|Pixabay

    近些年來,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貓,貓和人類共處的時間越來越多(尤其是疫情期間),關系也越來越密切,它們可能會更加擅長理解人類的聲音或其它提示。當然,理解之后會不會理睬人,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    我爸說貓不好,我媽回復說:" 貓不需要有禮貌,它只需要展示美貌。"

    高冷的貓主子雖然經常不理人,但同樣也會依戀人,就像嬰兒和小狗那樣。換句話說,我們不僅僅是貓的照顧者,也是貓期盼、信任和依靠的生活伴侶。

    近些年,貓成為了越來越受歡迎的寵物,不是因為人們需要貓來捕鼠,而是因為它們是提供情感支持的伴侶動物。而現在,或許越來越多的人,需要這樣的陪伴。

    人與貓是互相需要的|Pixabay

    參考文獻

    [ 1 ] Takagi, S., Saito, A., Arahori, M., Chijiiwa, H., Koyasu, H., Nagasawa, M., ... & Kuroshima, H. ( 2022 ) . Cats learn the names of their friend cats in their daily lives. Scientific reports, 12 ( 1 ) , 1-9.

    [ 2 ] Specktor, B. ( 2022 ) . Cats can memorize their friends' names, new study suggests. Livescience. Retrieved from ? https://www.livescience.com/cats-remember-names

    [ 3 ] ? ITO, Y., WATANABE, A., TAKAGI, S., ARAHORI, M., & SAITO, A. ( 2016 ) . CATS BEG FOR FOOD FROM THE HUMAN WHO LOOKS AT AND CALLS TO THEM: ABILITY TO UNDERSTAND HUMANS ’ ATTENTIONAL STATES. ? Psychologia, ? 59 ( 2-3 ) , 112-120.

    [ 4 ] de Mouzon, C., Gonthier, M., & Leboucher, G. ( 2022 ) . Discrimination of cat-directed speech from human-directed speech in a population of indoor companion cats ( Felis catus ) . Anim. Cogn., 1 – 9. doi: 10.1007/s10071-022-01674-w

    [ 5 ] Cats react to ? ‘ baby talk ’— but only from their owners. ( 2022, November 21 ) . Retrieved from ? https://www.science.org/content/article/cats-react-baby-talk-only-their-owners#.Y1kGrzxWPSY.twitter

    [ 6 ] Saito, A., & Shinozuka, K. ( 2013 ) . Vocal recognition of owners by domestic cats ( Felis catus ) . Anim. Cogn., 16 ( 4 ) , 685 – 690. doi: 10.1007/s10071-013-0620-4

    [ 7 ] Cats know their names — why it's harder for them than dogs. ( 2019, April 05 ) . Retrieved from ? https://www.nationalgeographic.co.uk/animals/2019/04/cats-know-their-names-why-its-harder-for-them-than-dogs

    作者:Cloud

    宙世代

    宙世代

    ZAKER旗下Web3.0元宇宙平臺

    智慧云

    智慧云

    ZAKER旗下新媒體協同創作平臺

    相關標簽

    貝貝 黑貓警長 鏟屎官 大學 心理學
    相關文章
    評論
    沒有更多評論了
    取消

    登錄后才可以發布評論哦

    打開小程序可以發布評論哦

    12 我來說兩句…
    打開 ZAKER 參與討論
    aa片在线
  • <ruby id="dvxn9"><bdo id="dvxn9"><div id="dvxn9"></div></bdo></ruby>

    <th id="dvxn9"></th>

    <th id="dvxn9"><pre id="dvxn9"></pre></th>

    <li id="dvxn9"><tr id="dvxn9"></tr></li><rp id="dvxn9"></rp>

    <th id="dvxn9"><pre id="dvxn9"></pre></th>

    <tbody id="dvxn9"></tbody>
    <span id="dvxn9"></span>